淡季票價:掛牌價60元/人 團隊價30元/人 淡季時間:2015.10.21-2016.04.19
旺季票價:掛牌價80元/人 團隊價40元/人 旺季時間:2016.04.20-2016.10.20
營業時間:08:30-17:30
景點地址:江蘇省連云港市連云區宿城鄉海上云臺山景區
溫馨提示:不接待散客訂票。另付費項目:景區內小交通40元/人往返。
景點距離:連島浴場18公里 花果山28公里 漁灣22公里 云龍澗17公里
特惠政策:
①免票政策:兒童身高1.4米以下免費;70周歲以上老年人(憑老年證或身份證)、軍官憑軍官證、殘疾人憑殘疾證免大門票。
②優惠政策:兒童身高1.4米-1.5米、60至69周歲之間老人憑身份證、在校學生憑學生證購半價票。
景點簡介:
海上云臺山是古代傳說中海上三仙山中的瀛洲,三面臨海,是云臺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山海相擁之處,是珍稀生物的寶庫,是佛從海上來的第一站,是自然和文化珠聯璧合的靈山勝境,擁有非常罕見的山海奇觀、清幽秀麗的自然景觀、保存完好的生態系和人文遺存,自古以來為“東海第一勝境”。
海上云臺山以山稱奇,以海叫絕,因水謂妙,因古顯幽,群山透迄、峰巒疊翠、綠水常流,海上云臺山可同時觀賞山、海、島、港、城五位一體的華美景象。景區擁有江蘇獨一無二的山海奇峰——二桅尖;有“佛從海上來,東土第一寺”之稱的法起寺;有“紫氣東來,王者之氣”之稱的中國最大的楸樹林。宋代大文豪蘇軾筆下的“郁郁蒼梧海上山,蓬萊方丈有無間”、東晉大詩人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中“黃發垂髫,并怡然自樂”的世外桃源均指此處。悟道庵游覽區更被譽為“江浙第一佛教園林”。
海上云臺山群山逶迤,林木繁茂,空氣清新,環境幽靜。有“春賞花、夏觀海、秋品葉、冬看雪”四季美景,其中“云臺鋪海、云臺霧凇、海上日出”等獨特景觀久負盛名。
海上云臺山以優美的自然環境,多姿多彩的黃海景觀,奇異多變的天象景觀。燦爛悠久的文化遺產等諸多景觀交織輝映,使這里構成了連云港自然生態環境和旅游資源的精華,使其成為觀山看海的最佳去處。
萬壽谷
萬壽谷是一條長約2公里的深峻山谷,因峽谷南有萬壽山而得名。峽谷內懸崖峭壁、碧水長流、鳥語花香、空氣清新、氣候宜人、生態原始,并有九壽鏡譚、倒崖、佛光崖、沐佛臺等十幾處自然景觀分布,其間青山、碧水、棧道、幽谷、古樹、奇花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,是尋勝探幽、避暑養生的最佳去處,游客到此,定會心曠神怡,流連忘返。
云臺石林
云臺石林,占地300畝,這里怪石林立,突兀崢嶸,姿態各異。有萬卷經書石、雷劈石、仙桃石、臥佛石、觀音石、臥虎石、神龜石、羅漢洞、聽經臺等名勝,無不栩栩如生,惟妙惟肖,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。怪石間生長著華東最大的原生態楸樹林,樹齡多在百年以上,參天蔽日。每至花期,繁花滿枝,如霧似云,景區500米踐道,曲徑通幽、峰回路轉、怪石花海、爭奇竟麗。眺望樹隙浮云,傾聽鳥囀蟲鳴,移步易景,禪意山水,如入靈山勝境、游者莫不心曠神怡,流連忘返,贊不絕口。原中國佛教協會長趙樸初老聞此,欣然揮毫命名“云臺石林”。
悟道庵
悟道庵又名三教寺,俗稱悟正庵。被譽為“江浙第一佛教園林”,環境清幽,是云臺山地區最古老的梵剎之一,是“云臺七十二庵”中僅存的古庵!
悟道庵,又名三教寺,俗稱悟正庵。地處北云臺山南麓黃茅頂中部,海拔323米。這里早在唐宋時代就有寺廟,明萬歷四十二年(1614年)建悟道庵,清順治十二年(1655年)重修。光緒十二年(1886年)重建,更名“三教寺”。1938年遭侵華日軍轟炸,損毀嚴重,僅存山門、大殿、中殿等幾處墻基。悟道庵遺址周圍樹木成蔭,修竹掩映,清泉流水,環境極為幽靜,是海上云臺山景區中最具歷史底蘊、人文內涵和環境價值的精品景點。滄海桑田,今又盛世。為了尊重歷史,光復古剎風采,海上云臺山景區在其遺址的西側,對悟道庵進行了保護性的恢復重建。設計和建設均采用仿古如舊的手法,使這座古庵昔日的容貌得以再現,同時又為連云港市增添一處具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的休閑勝地。如今,一座古庵、石林、古樹、竹林、鮮花和諧交融的佛教園林呈現在游客面前。
楸林花海
楸樹,落葉喬木,樹干通直,壽命長,有較強的消聲、除塵、吸毒的功能,能凈化空氣、其“材”貌雙全,自古素有“木王”之稱。唐代韓愈《楸樹》詩贊道:“幾歲生成為大樹?一朝纏繞困長藤。誰人與脫青羅帳,看吐高花萬萬層”。悟道庵楸樹林為全國罕見的原生態楸樹林。楸樹又稱小葉梧桐,傳說是鳳凰飛落的地方。樹齡多在百年以上,高大挺拔,姿態俊秀、枝繁葉茂,花形若鐘,花多蓋冠,紅斑點綴白色花冠,如雪似火,每至花期,繁花滿枝、香氣濃郁,隨風搖曳,令人賞心悅目,素有“楸林花海”美譽。
海天一覽
海天一覽觀景臺,建于山崖頂上。依山面海,凌空壯觀,氣勢恢宏,與懸空棧道、懸索橋、云中漫步廊橋相連,總長1180米,直通二桅尖山峰。游客在此,極目海州灣,一覽港島城,山海奇觀,盡收眼底,令人心曠神怡,流連忘返。有詩贊道:“山居有大觀,圖畫入眼簾。曠目千里遠,怡心數縷煙。島峰浮霧海,帆影接云天。海上長虹落,銀鷗舞蹁躚”。
蓬壺仙境—二桅尖
蓬壺仙境—二桅尖位于后云臺山北麓,隔鷹游海峽與連島對峙,緊鄰大桅尖,海拔503.7米。這里山勢雄峻、重巒疊嶂,山海相連、峰高海闊,海波與山色相映,水汽嵐光、變幻莫測,云蒸霞蔚、氣象萬千,是展示連云港東方大港、山海風光的精華所在。主要景點有:“海天一覽”、“一線天”、“迎曙峰”、“凌空踏浪”、“云中漫步”、“云臺神鷹”、“神龜探海”、“云臺冰瀑”、“鐵血峰臺”等。其中,“云臺鋪海”、“曙峰旭照”、“海市蜃樓”等獨特景觀,久負盛名。景區容“雄、奇、險、幽、秀”于一體,集“山、海、港、城、島”于一覽,被譽為江蘇省獨一無二的“山海奇觀”。
法起寺
法起寺,又名法溪寺,亦名鷲峰寺,因取“佛法起源”之意而命名。寺院始建于漢代,如從“楚王崇佛”算起,迄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。創建之初,西域康居國僧人在此翻譯經典、弘法布道。東吳赤烏四年(公元241年),康居神僧會尊者(康僧會)來此掛錫,并留“飲泉留仙”石刻為記。康僧會成為法起寺歷史上第一位過化高僧。
宋元以降,法起寺最為興盛。明代名儒顧乾在其《云臺山三十六景———山寺晨鐘》中寫道:“法起寺在宿城山中,自漢創建,叢林極盛。晨鐘暮鼓,清音遠聞,為清修勝地”,并有詩為贊:“古寺晨鐘起,朝來次第鳴;數聲殘月落,一徑好風清;過澗游魚聽,徑林宿鳥驚,寥寥萬籟靜,入耳動遐情”。
清代法起寺的規模達24進院落,僧眾達300多人,建有大殿、中殿、天王殿、凈土閣、彌勒殿、藏經樓、法堂、方丈、祖堂、倉庫及寮房200余間,香火鼎盛,聲名遠播,成為蘇北、魯南地區的佛教文化中心,四方信眾自陸路與水路爭相前來,并為之形成了一條“燒香河”,河名沿用至今。
法起寺之所以成為佛教名剎的原因之一,還因為早在宋元時代就確立了曹洞正宗的傳承體系。曹洞宗為禪宗的五個宗派之一,講求“佛在性中”。到清嘉慶年間,曹洞法脈已在法起寺傳至第35世,素有“寺風正派,不二法門,有德者居之”之說。
在近1900年的歷史進程中,法起寺還為中日韓三國文化交流起到了獨特的促進作用。日本高僧圓仁和尚曾在這里留下足跡;新羅人更是將法起寺所在地———宿城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;韓國民族英雄張保皋在此發軔。令人稱奇的是如今日本奈良也有一座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法起寺,寺內有24米高的日本最古老的三重塔,群閣簇擁,塔影婆娑,令人仰止。